经常使用泻药的副作用,总吃泻药有什么害处吗
- 预防便秘
- 用户投稿
- 2025-02-03 17:04:08
不少人都会遇到便秘的苦恼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想了不少办法,吃香蕉、喝蜂蜜水、按摩腹部……有些人,则采用了更狠的方法,就是吃泻药。但您知道吗?吃泻药治疗便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二、分清病因别滥用泻药
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,便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。因便秘发病率高、病因复杂,通常患者认为便秘不是病,不用治疗,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。便秘在有些疾病如结肠癌、肝性脑病、乳腺疾病、早老性痴呆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,同时便秘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、脑血管意外病人出现生命意外。按便秘的发病机制,便秘主要分为三大类:慢传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。慢传输型便秘是由于肠道收缩蠕动运动减弱,使粪便从盲肠到直肠的移动减慢,或由于左半结肠的不协调运动而引起,常见于年轻女性;出口梗阻型便秘是由于腹部、肛门直肠及骨盆底部的肌肉不协调导致粪便排出障碍,在老年患者中尤其常见,其中许多患者经常规内科治疗无效。一些患者希望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,一有便秘现象就服用泻药,最后不仅导致对药物的依赖性,还对整个肠道功能造成损伤,泻药只可偶尔短期使用,对于长期迁延不治的便秘应考虑其他的治疗方法。比如“生物反馈治疗”、“大肠水疗”等,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疗效。
三、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“通”
便秘的形成与个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此病的发生,应该戒烟酒、避免滥用药。提倡均衡饮食,适量增加膳食纤维、高纤维食物能增加粪便容量,刺激结肠,增强动力。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麦麸或糙米、蔬菜,含果胶丰富的水果如芒果、香蕉等。适当摄取粗糙而多渣的杂粮如标准粉、薯类、玉米、大麦等。建议每天饮水可在1500ml以上,使肠道保持足够的水分,多饮水可以润滑肠道有利于粪便排出。有便意时需及时排便,避免抑制排便。长期、反复抑制排便可导致排便反射阈值升高、便意消失,导致便秘。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,每日定时排便,形成条件反射,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很重要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下一篇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