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便秘原因 > 便秘一般检查什么项目,6种症状需做肠镜检查

便秘一般检查什么项目,6种症状需做肠镜检查

便秘的检查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:

1.必须按诊断学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。既不可认为便秘是小毛病而马虎对待,以致遗漏重要病变,也不要把便秘的诊断视为难题,动辄使用复杂检查手段,而忽视了一般常规检查,使本来可以较容易发现的病变不能及时发现。对多数慢性便秘患者来说,由于病程很长,过去所作的检查也很多,腹部体征常不很明显。

⑴视诊:有无肛裂、瘘口、痔脱垂、肛周炎症、血迹等。嘱患者作排便动作,有会阴下降者可见盆底以肛门为中心明显向下突出;再嘱收缩肛门,盆底支配神经严重受损者,收缩能力减弱或消失。

⑵肛门镜检查:内痔、低位直肠肿块均可窥及。当直肠粘膜有充知水种、糜烂而难以用一般炎症解释时,应考虑直肠内套叠的可能性。若如有来源不明的血迹,尤为陈旧血迹,应警惕上方肿瘤的可能。

⑶直肠指诊:切忌粗暴,应充分润滑指诊指及患者肛门,以使检查无痛,尽量减少对肛管直肠生理状态的干扰。正常肛管可容一指通过,张力中等,嘱患者作排便动作时外括约肌、盆底肌可明显放松。若肛管张力增高,提示肛管附近可能有刺激性病变。如肛管不能通过一指,则肛管有器质性狭窄,常见于低位肿瘤、肛管手术后或不当的硬化剂注射后疤痕形成。部分患者直肠壶腹中可扪及坚硬粪块。若直肠中潴留大量粪便而并无便意,提示直肠无力。直肠前突患者在排便动作时,可在括约肌上、耻骨联合下方扪及袋状薄弱区。直肠内套叠患者,直肠壁松弛,指诊时直肠内有粘膜堆积的感觉,偶然也可扪及套叠之肠壁。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,嘱排便时可明显感觉到盆底肌、耻骨直肠肌、外括约肌各部均不松弛;病情严重者,肛直环明显肥大增厚、僵硬、活动度减弱,肛管张力增高,并有明显疼痛。用指诊之食指压迫直肠壶得各方向以检查盆底感觉功能(即直肠感觉功能),可粗略估计感觉功能受损的程度。

1.血生化检查:主要针对可导致便秘的内分泌、代谢性因素进行检查。近年来,胃肠道激素与便秘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,国外学者已做了一些工作,但尚未明确,国内这方面的工作还做得较少。

便秘一般检查什么项目,6种症状需做肠镜检查

3.内窥镜检查:主要目的是排除肿瘤性病变。长期灌肠,尤其是用肥皂水灌肠者,可见结肠粘膜水肿、血管纹理不清。长期服用蒽醌类泻剂者,可见粘膜黑变,其颜色从浅褐色至黑色不等。

4.钡灌肠:是诊断结肠器质性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。可发现冗长结肠、结肠增宽。如在侧位片上,骨盆入口处乙直肠宽度超过6.5cm,可认为异常。

5.排粪造影检查:将钡剂注入直肠、结肠(有进还可口服钡剂以观察小肠)后,患者坐在易透X线的便器上,在患者排便的过程中,多次摄片或录像,以观察肛管、直肠的影像学改变。检查者应亲自阅片,结合临床资料与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,不能仅凭影像资料诊断。

6.结肠转动功能检查:系利用不透X线标志物,口服后定时拍摄腹部平片,追踪标志物的结肠运行中的情况,为判断结肠内容物运行速度及受阻部位后一种方法。

7.肛肠动力学检查:利用压力测定装置,检查内外括约肌、盆底、直肠功能状态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情况,对判断便秘与上述结构的功能失常是否有关有重要意义。

8.组织学检查:疑为先天性巨结肠时,应进行活检。过去常在齿上方2~3cm取材,但有人认为取材以在齿线以上1~1.5cm为好,因过高部位的取材可能遗漏“超短段巨结肠”。

9.盆底肌电图检查:应用电生理技术,检查盆底肌,耻骨直肠肌、外括约肌等横纹肌的功能状态,及其支配神经的功能状态。由于该项技术对检查者的要求较高,检查结果亦较难判断,所以目前仅用于观察模拟排便时盆底的横纹肌有无反常放电的情况。使用针电极者,因系创伤性检查,易诱发保护性放射而造成假阳性,尤在同时使用多根针电极时,经验不足者常判断失误,应引起注意。